宋宪亮
发布时间:2025-06-18 作者: 浏览次数:10

宋宪亮

 


个人简介

宋宪亮,男,1972-,博硕士导师,教授,山东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和棉花分子育种科研工作。

教育教学工作

主要从事本科生植物/作物育种学及实验、研究生的“高级植物育种理论与技术”的课程教学工作,教学成绩优秀,山东农业大学最美教师;先后主持国家和省级教学建设和教研项目5项,获得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5项。

科学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棉花重要性状基因挖掘和分子机理

科研简介:(项目、论文、专利、获奖等情况)

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研发等项目10余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良种工程)、山东省棉花产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等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SCI收录40多篇),主持审定棉花新品种9个,参与审定新品种3,研制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2项、山东省地方标准8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学术兼职

山东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组副主任委员、第八届棉花组主任委员,山东省棉花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棉花学会常务理事。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泰安市岱宗大街61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联系电话: 13793836345       E-mail:songxl999@163.com

联系地址:山东农大岱宗2#-205O


张军 

 


个人简介

张军,男,1968-,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博导,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现任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山东省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黄淮海棉花遗传改良与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教育教学工作

现为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产业导师,为研究生开设作物分子育种前沿讲座。培养毕业研究生18人,在读博士、硕士6

科学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棉花分子育种

科研简介:(项目、论文、专利、获奖等情况)

长期从事棉花遗传育种研究,主持育成转基因抗虫棉品种13个。其中鲁棉研29、鲁棉研34、鲁棉研40、鲁6269、鲁76195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鲁棉研37号、鲁棉338、鲁棉378、鲁杂311等通过山东省审定,鲁棉研37号于2013年引种到苏丹,2015年通过苏丹国家审定,被推荐确定为苏丹雨养区主栽品种,2017年通过河北省审定;鲁棉319同时通过山东省、河南省审定,为山东省审定的第一个适宜轻简化的品种。育成品种成功转让给国内20余家种子销售企业经营推广,累计转让经费1000余万,在黄河流域累计推广4000多万亩;在Plant Biotechnol J., Theor. Appl. GenetTransgenic ResMol. Breeding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植物新品种权、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2项。

学术兼职

山东棉花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山东省第六、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棉花专业组副组长,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专业委员会委员。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北路23788山东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联系电话: 13475318648       E-mail: scrczj@saas.ac.cn

联系地址:山东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研究生科研项目简介

四倍体野生棉-毛棉耐盐基因挖掘和育种应用

棉花是集粮(蛋白)-棉(纤维)-油(油脂)于一体的重要经济作物,我国是世界最大棉花生产、消费和纺织大国,棉花产业举足轻重。然而,现有陆地棉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多样性低,严重限制了突破性品种的培育。野生棉种(系)遗传多样性高,携带大量栽培棉种进化选育中丢失的宝贵基因,是发掘优异基因改良栽培棉种的基因宝库。毛棉(G.tomentosum, (AD)4是四倍体野生棉种,长期的进化导致了其突出的抗旱耐盐特性,是改良栽培种陆地棉(AD)1的优异基因供体。本研究以陆地棉×毛棉的高代耐盐品系为材料,综合利用转录组、代谢组、蛋白质组和基因组重测序等多组学技术,解析毛棉耐盐基因调控网络,挖掘重要耐盐基因,从表型、生理和分子层面解析其调控机理,并开展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转育,培育耐盐棉花新品种(系)。

 

 

 


TOP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齐鲁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