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晚,学院举办第三期优秀学子论坛。本次分享会邀请了2024级智慧农业专业徐皓宇、赵可欣,2024级智慧牧业专业徐梓瑞分享学习经验。
智慧农业2401的徐皓宇以系统性见长,将大学学习提炼为“快、主、深”三大变化,并构建了完整的学习框架。
“大学老师讲课进度快,学习全靠自主自律,考察重点不再是死记硬背。”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与高中学习的本质区别。基于这一认知,他提出了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黄金学习三环节”:
课前预习:花10-15分钟快速浏览,带着问题听课
课上专注:紧跟老师思路,捕捉重点和考点提示
课后巩固:及时完成作业,防止“知识欠债”
针对不同课程类型,他也有明确策略:“理科类重在练习,文科类重在记忆,公共课要了解评分规则。”他的分享结构清晰、方法实用,为新生提供了可立即上手的操作指南。
徐梓瑞以真实、接地气的分享赢得了阵阵掌声。作为“绩点3.98却自称爱玩”的学姐,她的经验尤其贴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状态。
“我知道大家刚实现手机自由,难以控制自己,我也是这样。”她开场就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她提出的“微预习”概念令人印象深刻:“不需要深度预习,只需课前花几分钟了解大致内容,这样即使上课走神也能快速跟上。”
她的笔记方法也很独特:“我直接记在书上,复习时再整理,这样效率更高。”对于期末复习,她坦诚分享了自己的“救急法”:“考前两周开始冲刺,去图书馆营造氛围,与室友互相监督,针对不同科目采取不同策略。”
她特别强调:“这些只是补救措施,平时认真听课才是根本。”
她的分享真实坦诚、充满亲和力,让学弟学妹们感到“原来学霸也会玩,也会走神,但懂得如何高效补救”。
智慧农业2402的赵可欣以“解锁大学学习隐藏关卡”为框架,全面剖析了大学学习的各个维度。
她首先强调“开机重启”——学习态度的重要性:“不迟到、不摸鱼,专注听课;不敷衍作业,主动请教;把专业当兴趣培养。”她详细解析了成绩构成(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各占50%),并分类介绍了四大课程类型及应对技巧。
更可贵的是,她拓展了学习的边界,指出大学还有丰富的“支线任务”:学生工作、社团活动、技能证书、学科竞赛等。“成绩只占综测的56%,其他来自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她鼓励大家全面发展,同时提醒“所有活动都要建立在保证学习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