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访学拓视野,青春逐梦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10-09 作者: 浏览次数:12

 国际交流是拓宽学子视野的重要桥梁,而跨文化研学则是培育全球视野的生动课堂。为助力青年学子在多元文化中汲取养分、在实践体验中提升素养,近日,未来技术学院(齐鲁学堂)2024级智慧农业专业徐皓宇和马荣达同学赴日本开展为期十天的访学活动。从东京大学的学术殿堂到拉面工厂的市井烟火,从博物馆的历史长河到创意工坊的思维碰撞,这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研学之旅,让学子们在行走中感知差异,在交流中收获成长。


 访学首站,同学们走进了享誉世界的东京大学。在这里,他们沉浸式参与了三门特色课程,开启了一场场跨越国界的学术对话。

“艺术与创造力养成课程上,教授以打破思维定式为核心,通过即兴绘画、舞蹈艺术创作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跳出传统框架。同学们在课堂上尝试将汉字与假名、科研与艺术巧妙结合,其独特的创意获得了师生一致认可。原来创造力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重组中诞生的。课后,同学在交谈中这样说到。

 “艺术构思培养创造性课程则让学子们感受到了学术的趣味性。教授以日本传统书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艺术形式中 留白想象的关系,并鼓励大家将这一理念转化为现代设计思路。当学子们将中传统的书法与现代的思想相结合,提出新的的方案时,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智能时代的变革与自我认知:科学的创造性” 这一课程中,教授别出心裁地将艺术创作与科技创新相联结,深入探讨艺术对创新思维的激发作用。课堂上,教授对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进行录像,和现代艺术家进行对比,解析创作的过程与动作如何启发科学研究与创新,让学子们直观感受到艺术与科学创新的深层关联。

 学术之外,访学活动更注重让学子在真实的文化场景中沉淀思考。在味道拉面工厂的参观中,同学们身体力行,见证了一碗拉面从面粉到成品的全过程。从面团的反复揉制到汤料的制作,从豚骨与酱油的比例调配到油炸的精确时间,工匠们对一碗好面的极致追求,让他们深刻理解了职人精神的内涵。看似简单的拉面,藏着对细节的敬畏。这种专注与坚持,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同样珍贵。一位同学感慨道。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参观则为学子们打开了一扇回望历史的窗口。从绳文时代的陶器到江户时期的浮世绘,从中国传入的书法碑帖到日本本土的漆器工艺,展品中处处可见文化交融的印记。“文化从来不是孤立的,就像这些作品,既保留着各自的基因,又在相互影响中生长。这种直观的对比,让他们对和而不同有了更真切地感悟。


 十天的访学之旅短暂却充实。从课堂上的激烈讨论到街头的礼貌问候,从博物馆里的凝神思索到创意工坊的动手实践,两位学子的行囊里装满了知识、见闻与感悟。他们不仅带回了东京大学教授的签名证书、拉面工厂的独家食谱,更带回了对创造力”“协作力的全新理解,以及一份跨越国界的友谊。


    此次赴日访学,是未来技术学院(齐鲁学堂)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次实践。未来,学校学院将继续搭建更多跨文化交流平台,让更多学子走出国门、拥抱世界,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拓宽视野,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锤炼本领,让青春的梦想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绽放光彩。

 


撰稿人:徐皓宇 马荣达

审稿人:许永玉 刘会香 宋洁 王慧 程小雨


TOP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齐鲁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