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未来技术学院(齐鲁学堂)“嘉吉杯”智慧牧业大学生创新竞赛打磨会热烈启幕。六支参赛队伍、二十余位学子携智而来,以青春之思叩响智慧牧业创新之门。刘会香副院长、张桂国副院长、姜红花教授、张亮教授、于镇伟副教授组成点评团,跨领域协同指导,师生齐聚共探创新,现场洋溢着奋进向上的热烈氛围。

学子展锋芒:以实干践创新,用细节显匠心
各参赛队伍立足智慧牧业痛点,将多学科知识与创新思维深度融合,展现出扎实的实践能力与开阔的行业视野。有的团队聚焦数据库构建,联合牧场技术员采集千组牲畜生长数据,反复调试精准饲喂算法,力求降低饲料损耗与温室气体排放、提升养殖效率;有的深耕“智慧牧场监测”,自主测试不同环境下设备传输稳定性,在高温、高湿场景中优化数据采集方案,确保温湿度、氨气浓度等关键指标实时精准;有的探索“机械赋能牧场”,设计可适配不同栏舍的自动化设备,通过十余次模拟实验调整结构参数,验证设备在实际操作中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汇报时,学子们精神饱满、逻辑清晰,或用动态演示展现系统操作流程,或用对比数据凸显方案核心优势,每一份方案都凝聚着团队日夜打磨的心血,每一次讲解都传递着青年敢闯敢创的热忱。
导师传帮带:跨域齐发力,精准授经验
刘会香院长深耕汇报表达,助力学子梳方案逻辑脉络,指导大家用“痛点引入—方案破解—效果验证”的结构讲好创新故事,强调申报书格式的重要性,让核心亮点更易被感知;张桂国老师立足行业实践,针对养殖环节相关方案,指导团队补充牲畜生理指标标准、养殖周期规律等关键依据,让方案更具科学严谨性;姜红花老师聚焦技术适配性,围绕设备联网、数据传输等核心环节,提出“低功耗、高稳定”的优化思路,帮助团队破解技术落地中的现实难题;张亮老师锚定“技术落地”,从产业需求视角出发,强调创新方案需紧密贴合牧场实际运营场景,避免陷入“纯技术理想化”误区,为各队伍的创新方向校准航向;于镇伟老师紧盯实操细节,针对各类机械设计方案,从结构稳定性、成本控制、后期维护等维度提出改进意见,切实提升方案的可行性与落地性。五位导师各展所长又协同联动,既有专业严谨的技术指导,也有温暖真诚的鼓励支持,为学子的创新之路点亮明灯。

青春逢盛世之机遇,创新燃时代之光华。相信各参赛队伍定能在“嘉吉杯”的竞技舞台上勇攀高峰,以青春之我、奋斗之姿,为智慧牧业的高质量发展谱写华彩篇章!
文字来源:李尚峻
图片来源:王云逸
图文编辑:王馨瑶
审稿人:许永玉 刘会香 宋 洁 王 慧